速递|为AI加上“审计轨迹”:Maisa AI种子轮融2500万美元,解决企业级应用95%失败率痛点
速递|为AI加上“审计轨迹”:Maisa AI种子轮融2500万美元,解决企业级应用95%失败率痛点根据麻省理工学院NANDA 计划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企业开展的生成式 AI 试点项目失败率高达 95%。但最先进的企业并未完全放弃这项技术,而是开始尝试能够持续学习并接受监督的自主 AI 系统。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NANDA 计划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企业开展的生成式 AI 试点项目失败率高达 95%。但最先进的企业并未完全放弃这项技术,而是开始尝试能够持续学习并接受监督的自主 AI 系统。
近日,新西兰林肯大学(Lincoln University)的一门课程引发争议:因怀疑部分学生在作业中使用了生成式 AI 工具,任课教师决定让全班 100 多名学生重新接受线下考核。
在生成式 AI 时代,全球数据总量正以惊人速度增长,据 IDC 预测,2025 年将突破 180ZB,其中 80% 为非结构化内容,传统数据分析在应对多模态信息和打破结构化数据技术壁垒方面尽显乏力,“人工找数 + 手动分析” 的模式严重抑制甚至沉没了数据价值。
近一年来,围绕人工智能(AI)、生成式 AI(GenAI)和大语言模型(LLM)的炒作愈演愈烈,大众的兴趣翻了一番,针对 AI 的投资激增,各国政府也采取了更加明确的立场。根据一些人的说法,AI 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科研是 AI 最早实现广泛落地的行业之一。在 ChatGPT 掀起这一轮生成式 AI 热潮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一轮由机器学习主导的技术浪潮中,AI 就已被用于气候模型参数校准、分子动力学模拟加速等科研任务。尤其在 2018 年前后,DeepMind 推出的 AlphaFold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实现突破,不仅引发了医药行业的技术革命,更被《自然》杂志评价为「解决了生物学五十年来的重大挑战」。
在生成式 AI 快速重塑搜索引擎格局的当下,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颇具挑衅意味的判断:“SEO 已死,GEO 万岁”。
在生成式 AI 的汹涌浪潮里,“让技术奔跑得更快”似乎已成行业共识;而无障碍领域一直关心的是另一端——“让每个人都跟得上”。当这两股力量在今年的第七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2025 TADC)相遇,一场以“AI+无障碍:探索、实践”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吸引了全场目光。
在 AI 生成技术不断颠覆创意行业的今天,Runway 再次迈出了激动人心的一步。作为全球领先的生成式 AI 公司,Runway 长期致力于打造下一代艺术与娱乐工具。
在生成式 AI 迅猛演进的时代浪潮中,Cognition AI 正成为硅谷最受瞩目的技术公司之一。而其背后,是一位横跨数学竞赛、工程实践与系统构建的 90 后创始人——Scott Wu。
近日,硅基流动官方宣布已完成数亿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阿里云领投,老股东创新工场等机构超额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表示,在本轮融资帮助下,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努力早日成为开发者首选的生成式 AI 开发平台。